當許多人開始學習游泳時,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:「為什麼游泳課是從自由式開始,而不是蛙式?」事實上,在台灣,蛙式是許多人最熟悉的泳姿。
自由式符合人體力學,學習起來更自然
自由式的運動模式與人類行走的方式相似,手腳的活動調節為直行,因此初中生更容易上手。
台灣人最常用的蛙式做法,但學壞的人很多
儘管蛙式在台灣相 當普及,甚至成為許多人游泳的泳姿,但事實上,許多人的蛙式運動並 不正常。
蛙式比自由式更難學的原因
雖然蛙式的外表似乎是為了悠閒,但對初學學生來說,它實際上需要更高的努力。
學游泳的重點:游得遠,保護自己
我常告訴孩子:「我們現在學游泳,不是參加比賽,而是能夠游得遠,並在水中保護自己。」自由式的游泳速度很快,適合長距離游泳,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游泳的基本技巧。
![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03059e_f8b420f045c349b082950a412b8f1bd6~mv2.jpg/v1/fill/w_980,h_1307,al_c,q_85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vif,quality_auto/03059e_f8b420f045c349b082950a412b8f1bd6~mv2.jpg)
蛙式游泳被認為比較難學,主要是因為它對動作協調性和技術細節有較高的要求。以下是一些具體原因:
1. 複雜的動作協調:蛙式要求手臂和腿部動作的精確配合。手臂需要向前伸展,然後向外和向下劃水,同時腿部進行類似蛙蹼的動作。這些動作需要在特定的時間點協調完成,對初學者來說是一個挑戰。
2. 呼吸技巧:蛙式的呼吸節奏與動作同步,通常是在手臂劃水的同時進行呼吸。這需要游泳者在短時間內完成吸氣和呼氣,並且保持良好的節奏,不然很容易打亂整個動作。
3. 身體姿勢: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對於蛙式游泳至關重要。游泳者需要在水中保持水平,避免臀部過高或過低,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阻力,提高游泳效率。
4. 腿部動作:蛙式的腿部動作要求較高,需要有力且協調的內收和外展動作。許多初學者在學習時容易腿部動作不對稱,影響整體的推進力。
5. 動作的連續性:蛙式需要流暢的動作連續性,從手臂劃水到腿部推進,再到呼吸,所有動作必須無縫連接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這對於剛開始學習的人來說需要較多的練習和時間來掌握。
這些因素綜合起來,使得蛙式游泳對初學者來說相對較難掌握,但通過不斷的練習和指導,掌握這一游泳技術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。
官方Line: https://lin.ee/iyplrre
Comments